..
“在10年前,這裏還沒有信息通信技術的生態系統,我們是冒風險進駐成都。”英特爾成都分公司總經理卞成剛如此告訴《外國直接投資(FDI)》(下稱FDI)雜誌。

FDI系英國金融時報旗下刊物。在其近期評出的“2011/2012年度亞太十大最佳外商投資戰略城市”中,成都進入十強,是唯一上榜的中國內陸城市。如今,卞成剛說,“如果滿分是10分,我會給成都打滿分。”


在青年經濟學家、成都高新區發展策劃局局長湯繼強看來,正是從2003年英特爾落戶成都後迅速生“蝴蝶效應”,成都IT業已經完成了一次精彩的“彎道超車”。“我們還需要從業崛起、創新發展、開放合作等多個方面做實業鏈,做好IT第四極,爭取第三極。”湯繼強說。

貝瑞特的選擇

“英特爾在落戶成都前,成都的電子信息業完全就是‘缺芯少魂沒面子’的局面”,湯繼強自揭家底。十多年前,從事電子信息和電子商務業的只是幾家“國”字型大小的企業,成都既缺少晶片製造,也沒有相應的軟件設計,更缺乏拿得出手的品。在IC設計、晶片製造等業中,成都雖然擁有多科研院校,有研發基地和人才優勢,但由於缺乏重大業項目支撐,缺乏帶動業的龍頭企業,業發展互動效應不足,難以形成完整的業鏈。而在這一方面,不論財力還是技術都有較高要求,地方政府雖有心扶持,但力有不逮。

但時任英特爾董事局主席的貝瑞特還是選擇落戶成都。他的回答道出了其中的原因:成都具有獨特的戰略地位、出色的教育體系、大量訓練有素的員工,更重要的是成都日益優化的投資軟環境和較高的文明程度。英特爾的“空降”,成為成都電子信息業發展的真正拐點。

尤其在2008年“5·12”大地震後,貝瑞特按原計劃在當年6月訪問成都,並表示將在成都繼續擴大能與規模。“我們相信,這場地震不會動搖英特爾在成都做大的決心!”如今,在成都主要幹道的候車亭燈箱廣告上,仍然隨處可見這位成都市榮譽市民的笑容。

從2009年開始,英特爾陸續將其在上海近60%的封測業務量轉移到成都,工廠的規模擴大到3500人以上。其在成都的投資額從2003年的3.75億美元增加到6億多美元。目前,全球50%的筆記型電腦所使用的CPU都自英特爾在成都的工廠,因此英特爾在成都的發展也將對其全球業務有至關重要的影響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aaiorg14 的頭像
    daaiorg14

    現在的我,只想回到外太空

    daaiorg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